2)719.宝哥念檄文_皇上您该去搬砖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立的郡守府,败乱法纪。郡守一个人担任三个重任,封爵赏赐都出自自己的想法,包括死罪在内的判刑都出自他一人之口。如果是他喜欢的人,就让那个人五族都受到恩惠;如果是他讨厌的人,就夷灭人家的三族。只要是在公众场合议论他的,都被公开杀害;如果私下发牢骚的,就派人秘密杀害。

  这种行为搞得人们在路上只敢用眼色打招呼,官员都不敢说话。朝廷派去监察的官员,们只是名义上充当官职而已。

  只要有一点点因为别人瞪了他一眼之类的小恩怨,就诬告网罗罪名,棒打鞭抽什么刑罚都用上。恣意虐待,完全不顾法律的约束。因为打算篡权,于是杜绝言路,擅自逮捕并杀害正直的人,而且事前事后都不上报到皇帝那里。

  这还不说,他还在军队中成立所谓的发邱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去挖坟盗墓,所经过的地方没有坟墓不被挖掘的,死者的骸骨都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他身为郡守这样的高官,却做桀纣那样的事。祸国殃民,毒害人鬼。

  还有,拼命的征收苛捐杂税。

  因为做的坏事太多,他怕别人谋害自己,于是罗网布满田野,陷阱充塞道路。人们稍微一动手,就能碰上他的罗网,一动脚就能踩到他的陷阱;所以那里都是无法生活的百姓,连京都都听到那里民怨沸腾。

  翻遍了古今历史书籍,上面记载的贪残虐烈无道的大臣,他是最坏的!

  见台下众人无不吐唾沫怒骂,于奇正不得不把“造谣”两个字吞进了肚子里。

  交趾郡守想叛乱不假,不过据于奇正了解,那家伙正因为想叛乱,所以很注意收买人心。王忠宝说的那些罪状,根本就是捏造出来的。尤其是后面什么什么挖坟盗墓之类,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他侧过脸看了一眼,李墨宁正捂着嘴,拼命的控制着自己的笑意。于奇正突然记了起来,宝哥说的这些怎么好像有点耳熟啊?

  李墨宁莞尔一笑,靠到于奇正身边,用几乎低不可闻的声音吐出四个字:“讨曹操檄。”

  于奇正这才恍然大悟。

  《讨曹操檄文》是非常著名的一篇檄文,由才子陈琳所作。文采飞扬、内容委婉、却字字诛心,把曹操祖宗三代都骂了一遍,却偏偏一个脏字还不带,纯粹是用文化骂人,稍微没点文化还听不出这是骂人的话。开头就从曹操的祖父曹腾为宦官说起,说曹腾与奸宦为伍祸乱天下,然后又说到曹操父亲曹嵩为大太监曹腾养子,花钱买官品行不正,又说曹操家族本身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曹操出身下贱、品行不端、为人狡诈,是一代奸雄,挟持献帝把天下搞得大乱。然后檄文中又详细说了曹操祖父曹腾如何成为奸宦做到大长秋这个宦官头子的职位,又说曹操的老爹曹嵩如何花了一亿钱从汉灵帝手里买到官位,然后又一一列举曹操小时候欺瞒诈骗,品行不端的劣迹。然后檄文又讲述四世三公名门之后的袁绍如何不计较曹操出身,对他委以信任,让他去保护献帝,结果他竟然挟持献帝迁都许昌,还独断专权,残害忠臣,让袁绍痛心疾首。然后又讲述了曹操不止祸害活着的百姓,连死了的人都不放过,还设立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这样的职位,连死人都不放过,曹操可谓是千古第一大奸臣。檄文最后结论如今朝廷势力衰败,献帝身边没有可靠的能人,而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此时此刻正是我们忠诚正直之人与曹操这种奸佞之徒抗争之时,精忠报国,同心协力消灭曹操。

  这檄文一发出来,当时曹操正患有头疾卧病在床,一听完这檄文立刻被气得病都好了,头也不疼了,哪哪都利索了,所以可以想象这篇檄文威力有多大。

  请收藏:https://m.csh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